汙泥處理技術主要有汙泥濃縮脫水、好氧消化、厭氧消化、幹化、堆肥和焚燒等。汙泥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(包括地麵、地下和水中)和土地利用。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汙泥幹化焚燒是當前最先進的汙泥處理技術,代表汙泥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,因而不加分析地加以推廣。個別企業以盈利為目的,一味的誇大其先進性,對很多不了解的人造成了誤導。
汙泥處理處置存在的問題
1、汙泥處理率極低
早期汙水廠甚至忽略汙泥處理單元,隻進行汙水處理,汙泥卻被隨意傾倒在湖泊,溝壑、良田中。還有一些汙水廠為節省費用,空置汙泥處理設施,將汙泥隨意排放。我國汙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汙泥有80%以上沒有得到妥善處理。
2、重水輕泥、汙泥處理發展滯後
近幾年環保領域的水處理發展迅速,但是汙泥處理卻比起十幾年前依舊沒有太大的進步。被無害化處理的汙泥比例低,多數汙泥排入境還是有害的,甚至違法偷排事件屢見不鮮。這是由於“重水輕泥”的不成熟處理思路造成的。
3、技術路線生搬硬套
汙泥處理技術主要有汙泥濃縮脫水、好氧消化、厭氧消化、幹化、堆肥和焚燒等。汙泥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(包括地麵、地下和水中)和地利用。
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汙泥幹化焚燒是當前最先進的汙泥處理技術,代表汙泥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,因而不加分析地加以推廣。個別企業以盈利為目的,一味的誇大其先進性,對很多不了解的人造成了誤導。
4、監管有難度
由於長期以來對汙泥處理的忽視以及汙泥排放的間歇性,導致政府有關部門對汙泥的監管困難。
5、付費機製不完善
在汙水處理費用中征收汙泥處理費用是大勢所趨,但從當前情況來看,處置費用的征需存在較大阻力。我國現行收取的汙水處理費用較低,尚無法保證汙水廠的正常運行,而推行在汙水處理費中加入汙泥處理、處置費,又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被征收者的經濟負擔。因此,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,補貼將是汙泥處理處置資金的主要來源。
1、明確責任主體,健全管理體製
汙水處理廠是政府的實施機構,不能獨立承擔責任。政府應加大對於汙泥處置的資金投入,給予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。實施將汙泥處理費納入汙水處理費。
2、企業和政府應該把汙泥處置當做是責任
如果汙泥處理處置不當,汙水處理企業將承擔首要責任,當然其前提是汙水收費必須包含汙泥處理所需的費用。
3、技術線的選擇需要因地製宜
不同地區的汙水處理廠處理汙水產生的汙泥物理、化學和生物特征具有明顯區別,因此建議在選擇工藝路線時應綜合考慮汙泥泥質特征、地理位置、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,因地製宜地確定汙泥處理處置方式。